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强调,支持平台企业大显身手。平台企业要增强信心、大胆探索、持续创新,相关部门要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为平台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数百万名快递小哥、保洁人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通过平台实现就业;阿里翻译每天以200多种语言,为跨境电商平台上的200万个中小商家提供上亿字数的翻译服务;在宁德时代、富驰高科、三一重工等企业,腾讯云利用工业ai技术辅助完成生产、质检、维修等工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菜鸟为中国商家提供了低成本出口物流,让中国商品直通海外……正因为众多平台企业的存在,我国企业得以深耕国内这个超大规模单一市场,还具备了参与世界竞争的强劲实力。
当然,平台企业成长迅速,在抢占发展先机、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出现了垄断市场、侵害消费者权益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为此,我国开展平台经济专项整治,目的是以规范促发展,而不是打断发展、遏制发展。随着专项整治基本完成,平台合规意识显著提高,常态化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平台经济发展迎来新阶段、面临新机遇。
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近期中央及相关部门在提及平台经济时,多次强调其对数字经济的带动作用。如果说平台经济上一阶段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创新商业模式,重要成果是涌现出上百家平台企业,实现了从0到100的突破,那么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则需要其将发展重点转向加快实现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创新,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全国5000多万户企业、1.1亿户个体工商户和200多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赋能,实现100对1.6亿的托举。
近两年,将平台企业带上热搜的多是一些老问题,这说明部分企业开拓步伐减缓,创新陷入停滞。鼓励平台企业大显身手,关键要解决信心问题,支持企业创新。
在经济恢复期,信心比黄金重要。对平台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短期来看,应尽快落实之前提出的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强信心,明方向;中期来看,在常态化监管的同时,应对平台企业的创新尝试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让他们有空间、有胆量去探索;长期来看,要坚定不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用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和更有温度、有力度的“放管服”改革,为包括平台企业在内的所有经营主体创造发展空间。
近段时间,部分平台企业已开始尝试新业务。要趁热打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以激励平台企业恢复活力,并带动整体经济复苏。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