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海考察并殷切嘱托,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结合实际、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省会城市西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发展理念、产业路径、城市风貌、制度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成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大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古老的河湟谷地给了它伸展空间,也造就了这座城市无可比拟的雄浑壮阔,繁华与葱郁。
我们走进西宁。从西宁曹家堡机场驶向市区,高速路两边山坡上每隔几十米的供水管,从引人注目到令人震撼。不是因为山高,也不是因为树绿,是供水管多到难以置信。西宁人种树、绿化荒山,用的是愚公移山的劲头。西宁的绿,让这座城市变身“中国夏都”,入选国家森林城市,创获全国文明城市,成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
在生态脆弱的高原,西宁的绿是灵动而温润的。这里发生了什么,竟然如此生机勃勃?
绿兮美兮
西宁人说,有一种绿,叫高原绿。走出家门见到绿,成为生活日常。有一种蓝,叫西宁蓝。风吹一嘴土、落雨一脚泥的“土日子”早已隐没在遥远记忆里。有一种清,叫河湖清,清水入城,醉美心田。
占青海面积1%的西宁,居住着全省近一半的人口。气候高寒干旱、植被稀疏脆弱、灾害时有发生。古城西宁拥抱现代化,实施“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建设行动,是当然之选。
登高俯瞰全城,绿团锦簇尽收眼底。在西宁城市馆,负责人冶海君讲了这样一件事。当年,西宁申办一次全国绿化会议。主办方很困惑:西宁有多少树,办绿化会议会不会反差太大?即使是业内人,也想不到西宁的森林覆盖率达36%,超过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就在这个城市馆里,与会嘉宾一连说了好几个“想不到”。
“想不到”的故事还有升级版。在碧波荡漾、花开斗艳的西宁园博园,建设管委会副主任陶雅琴介绍,这里已经具备举办世界级园艺博览会的条件。对此不解者同样大有人在,待来了看过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从“想不到”转而支持。西宁举办世界园博盛会,高原园艺、高原生态独领风骚。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越走进青海,走进西宁,越能发出这样的感喟。
世上很难再找出3条这样的大河,长江、黄河、澜沧江由此奔涌。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中华水塔”三江源。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养育了超6亿人。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陈瑞峰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就是西宁在全国大局中的定位,就是西宁服务全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高原绿就是这样一天天多起来的。
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西宁实现连续5年空气质量蝉联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榜首,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无废城市建设模式领跑西部城市……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2.5平方米。更通过全力建设“最干净高原城市”,继“凉爽”“夏都”之后,“干净”成为西宁又一鲜明标志。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西宁市区北山美丽园,遛弯的市民讲,上世纪90年代前后,西宁只有两座公园,一座是人民公园,一座是儿童公园。每到周末,公园里人挨人挤,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当地人要想过个快乐周末,还有一个选择是去“野炊”。
“当时,家家户户都有烧烤工具。到周末,约上亲朋好友,抓上一只羊,带着烧烤工具,随便爬上哪座山,支起架子就烤。”
在山上烧烤,不怕着火吗?面对疑问,这位市民笑了:“当时的山上,只见土,不见树,柴火都难找,着什么火!”
如今,西宁环境越来越好,当地人很少“野炊”。一是山绿了,大家的环保意识提升,谁也不愿意“祸祸”这来之不易的青山;还有更重要的理由是,如今值得“浪山”的地方太多了。面积超200平方公里的城市“绿芯”,四通八达的城市绿道,北山美丽园、园博园、火烧沟等城市公园,光是逛上一遍就得一年半载的,谁还愿意像以前一样,就着黄土吃烤肉?
北山美丽园里,随处可见正在运动、休闲的市民。公园附近就是大型社区,人们只要走出家门,就能移步换景,好不惬意舒适。
还有城市绿道。508公里的绿道穿城而过,将全市几十个大型景观公园连在一起,能够到达市区几乎所有地方。不少市民甚至上下班都不再愿意开车,或走、或跑、或骑行,在满眼姹紫嫣红中开始并结束一天的生活。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介绍,现在三江源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达6%以上,草地覆盖率、产草量也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更直观的,青海湖相较于2005年,水位升高3米多,水量增加14亿立方米。换算一下,差不多是每年增加6个西湖。
除了生态效益,更见经济效益。2018年,西宁第三产业占比首次突破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同年,西宁跻身全国游客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十大“网红城市”。今年上半年,西宁市累计接待旅游人数1032.51万人次,同比增长66.81%;实现旅游总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94.31%,服务业支撑作用日益显著。
7月的西宁,细雨丝丝,绿草茵茵,风轻水美,酷似南国水乡。过去,西宁降雨量仅为平均1天1毫米,而2020年城区最大日降水量达到77.5毫米。西宁人讲,这些年当地的温度、湿度和降雨量都有了积极变化,体感越来越舒适。甚至有人说,西宁现在几乎算是非干旱地区了。
育绿之难
绵延20公里的北山美丽园,过去是地质灾害频发的棚户区。“山水生态画廊”火烧沟,原本是山高坡陡、草木荒芜的垃圾沟……在西宁,没有一种绿色蝶变不充满艰辛。
用西宁市市长孔令栋的话讲,西宁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花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功夫”。因为,“这里自然条件太特殊,很多在其他地方花上3分、4分力气就能做好的事,西宁要花10分”。
相对于“西宁蓝”“河湖清”,“高原绿”更难,须倾尽全力。
“我们这里都是湿陷性黄土,粒度粗,存不住水,也不好活树。要种树先得换土。挖个大坑,把湿陷性黄土刨出来运走,再把买来的土填回去。然后,还得把供水管网铺满整座山,种上沙棘等根系发达的植物,把土固住。再之后,才是种树。选择柳树、云杉等能在高原地区成活的树种,安排专业人员频繁巡山,再时不时地给小树们体检……”在西宁园博园工作、种了半辈子树的邵熙泽,说起种树搂不住话匣子。
邵熙泽深感增绿之难,也因与妻子两人都奋战在增绿一线自豪不已。他说,“在青海,种树就跟养孩子一样,有操不完的心”。
种活一棵树都如此之难,更何况关停曾是利税大户的产业园、实施重点河段治理、打造固废处置链条,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场攻坚战。
西北干旱,青海却因水得名。打开西宁地图,南川河、北川河、西川河从三个方向汇入,在城区形成湟水河。西宁这座城市,也在群山中沿着水系发展起来。因水而起,如今却不再“靠水吃水”。作为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湟水河上至今矗立着一座水电站,只是再也听不到发电机组的轰鸣声,唯有白浪呼啸,奔腾向东。
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凭着执着与奉献,就够了吗?
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离不开持续投入。筹措资金,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常常是不能承受之“重”。
2016年火烧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启动,计划投资12.4亿元,规划项目建设8年。这一年,火烧沟项目所在的西宁城西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11亿元,到了2020年,也不过13.7亿元。后来伴随环境改善,区域招商引资形势向好,游客的到来也提升了人气,但投入重负缓解仍待时日。实际上,“钱紧”的又何止火烧沟一个项目?整个青海都面临同样情况。
尽管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仅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的数据为例,“十三五”期间获得中央生态环保专项资金较“十二五”就翻了一番,但资金缺口仍然持续存在。青海省水利厅的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各级财政支持的钱,我们应该花得堂堂正正。”
“堂堂正正”,透着几分渴望被理解的委屈,更多的是磊落。生态保护要算大账、算长远账。西宁乃至青海就是要从担负“国之大者”重任出发,算好这笔账,用好这笔钱。
对于生态脆弱的欠发达地区来说,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高、更迫切。
从西宁园博园通海阁二楼向外眺望,一边是园林风景,另一边依旧是高大的电厂冷却塔。陶雅琴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协调,“园博园就是要在工业区与城市之间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西宁在土地资源紧缺、产业发展也需要用地的情况下,将6540亩工业用地拿出来建设园博园。为此,放弃了每年170多亿元的工业产值,这不能不说当地在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上体现出了勇气和担当。
不只是西宁,青海全省近九成面积被列入限制及禁止开发区域。落实生态红线要求,除了更有效率、更有质量地利用包括土地、水等资源,推动绿色发展,没有别的选择。
河湟谷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特性,决定了西宁只能走生态友好、绿色低碳、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加快建设高原“绿谷”城市,让西宁处处见绿、全民享绿。
以“绿”产绿
依托资源,是西宁乃至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2016年,西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成长坐标,转变粗放资源利用模式,更高效率地开发利用资源,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成为新要求。
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让西宁站上新的风口。青海水电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风资源居全国前列。可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场建设的荒漠化土地达10万平方公里,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亿千瓦,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基地。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青海电网新能源装机2460万千瓦,占比超过全网总装机规模的60%,是全国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份。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蒋青波说,青海近年来着力于能源结构转型,全面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新能源已成为青海第一大电力来源。
清洁能源,也就是人们口中的“绿电”,正为西宁带来源源不断的项目和投资。调研中,落户西宁的企业负责人讲道,在西宁投资建厂,不仅能获得更有竞争力的电价实惠,降低生产成本,还会因产品减少碳排放而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筹码。
从“光伏发电”到“光伏制造”,西宁将目光瞄准建设更有附加价值的光伏制造中心。
曾经是不毛之地的青海塔拉滩上,成片的光伏板组成一片“蓝色海洋”,一眼望不到边。光伏板的产地正是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今天,一批国内外知名光伏制造企业落户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里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筑起光伏全产业链发展的“小高地”。
产业聚集既有市场逻辑,也离不开政府推动。建设“千亿元光伏产业基地”和“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是西宁乃至青海的发展重点。《青海省新材料产业2025发展规划》《青海省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码,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能量。
青海锂资源探明储量1724万吨,占我国锂资源储量的83%、全球锂资源储量的60%以上。10年前,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西宁南川工业园区,依托当地盐湖资源优势,探索生产新能源材料和动力电池,逐渐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电动汽车厂家的供货商。现在的南川工业园区已汇聚泰丰先行、比亚迪、时代新能源、北捷新材料等一批锂电及其配套企业,锂电新能源集群效应凸显。
“千亿元锂电发展规划对我们而言,是一大政策利好,将进一步释放和扩大锂电产业产能。”青海泰丰先行集团总裁办副主任王雄说。与园区内多家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联动的泰丰先行,今年又在这里投资30亿元,启动建设年产16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材料智能制造基地。
放眼当下西宁的锂电储能行业,已经构建起从盐湖提锂到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锂电铜箔等配套材料,从储能及动力电池到新能源汽车应用的锂电全产业链,“西宁造”锂电产品成为青海又一闪亮名片。
从更微观的层面观察,绿色发展大潮下的企业,更多地向技术进步寻找jj棋牌的解决方案。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与突破,才能推动资源利用更上层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
ibc电池是可量产的高效晶体硅电池技术方向之一,素有光伏“转换效率之王”的美誉。由于结构特殊、工艺复杂,只有几个国家的少数公司掌握该项技术。
落户东川工业园区的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太阳能电力分公司,前两年成功建设了国内首条量产规模的ibc电池及组件生产线。今年5月底,生产线电池量产生产平均效率突破24%,在高效光伏电池和组件领域达到国内最高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我们的ibc电池产品相比国外产品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优势,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可以说,光伏产业是我国真正实现自主的绿色产业。”该公司副总经理宋志成说。
金黄色亮闪闪的电解铜箔,薄如蝉翼,细过发丝,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金属颤音。我们在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近距离触摸了6微米超薄电解铜箔的展示样品。它就是传说中的电子产品信号传输及电力传输的“神经网络”,智能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等产品电池的核心材料。
青海诺德公司总经理周启伦介绍,为了提高电解铜箔的精度及产量,青海诺德从最初的几十微米,到9微米、6微米、4微米以及微孔铜箔,一路突破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众多知名厂家的供货商。
今年上半年,光伏制造、储能等产业数百亿元投资项目纷至沓来。高景直拉单晶硅棒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点火试产只用了93天,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西宁速度”。其背后是企业对西宁绿色发展前景、优良营商环境的信任和信心。西宁市副市长韩向晖说,西宁有信心在以“绿”产绿的路径上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由“绿”生金
如果说,绿色发展成为西宁这座城市的主旋律,以美食、藏药、藏毯等为代表的原生产品,就像其中闪亮跳跃的音符,或高亢,或悠扬,演绎着地方本色。
7月14日,青海地方特色精品美食展暨第四届西宁美食节如期开幕,首日迎客36万人次,消费总额达220万元。
一座城市留存的记忆,让人难忘的是它独特之处。正如美食里,飘出一个城市的味道。走在西宁街巷,包子粉汤的早餐套餐堪称一绝;油泼辣子往碎肉拌面里挖上两勺,品出幸福满满;杂碎汤不管是牛肉的还是羊肉的,入口即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都是西宁美食中的“重口味”。从这种“重口味”里,西宁不断谋求发展“清新感”:踏踏实实地筑牢生态根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主打旅游、藏药、藏毯等特色产业,坚持人无我有,做到人有我优。
湟中区拦隆口镇卡阳村拥有距离西宁市区最近的原始天然林区,绿草如茵,青山环绕,是高原上鲜有的“天然氧吧”。一条通村旅游公路,平坦蜿蜒,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与两边的青山、绿树、花丛浑然天成。
卡阳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山是秃山,地是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全村人靠天吃饭。当时的卡阳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28人。2014年10月,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湟中拦隆口项目区开工,卡阳是受益的村庄之一。此后,坡耕地变梯田,多样绿植连片成长。卡阳村周边生态大为改观,逐渐由“浅绿”走向“深绿”。
正是水土保持为卡阳村脱贫“翻身”提供了立足点。在驻村第一书记鲍武章带领下,卡阳村走出了一条景区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特色路子。
“以前就是把肚子刚填饱,村民年收入只有3800元。现在开个农家院子,弄个小吃,卖个帽子、农产品,年收入至少都有一万四五。”卡阳村村委会主任李明栋说。
“十三五”时期,西宁共建成11个美丽城镇、395个高原美丽乡村。以生态绿色为基,乡村“改头换面”,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而以高原特有植物为底,以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则是西宁又一重点推进的特色产业。
走进金诃藏药安儿宁颗粒生产车间,产品完成提取、粉碎、制粒等一道道工序后,通过全自动智能包装线,成箱的安儿宁颗粒“整装待发”。安儿宁颗粒是青海省单品年销售过亿元的中藏药明星产品,也是金诃藏药企业的核心产品。
“藏药之所以强效,不只是因为复杂的配方、独特的炮制工艺,更重要的是融入高原植物的精华。”在企业展厅,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袁发荣介绍,我们就是要通过科技手段把藏药说不清楚的部分说清楚,把藏药发扬光大。
青海省的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蕴藏量巨大,具有发展藏医药及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源优势。
从1992年创建“金诃”商标,到2015年被科技部批准为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金诃藏药企业立足继承和发扬藏医药文化,目前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企业。
特色产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关键是摸清定位、找准方向。
青海藏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经过千年传承和发展,藏毯编织成为青海的特色产业,青海也是全球最大的藏毯生产基地。
来到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片绿地,白色厂房外墙上写着一行红色大字——“打造世界一流藏毯生产基地”,在蓝天碧草映衬下格外醒目。企业展销厅里,摆放着各式图案花纹的藏毯,地上铺的、墙上挂的,应有尽有。
“藏毯与东方毯、波斯毯同属世界三大名毯,如何竞争?我们从源头把关,坚持使用天然藏羊毛做原料,力争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在一起,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婷告诉记者,他们现代化的机织地毯里融入了传统工艺,这不仅是传承藏毯技艺,而且增加了产品设计感,在国外市场认可度很高。
从手工编织到手工加机织,从大规模制作到个性化定制,从定制模式到智能制造,圣源地毯企业打造藏毯“国际范”,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欧洲、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我们实现产值4200万元,要是没有政策支持,这几年不会发展这么快。我们也不是一家多么高大上的企业,很多员工还都不识字。”薛婷说,相比于其他高新技术企业,圣源地毯企业的特点是企业用工70%以上都是女性,85%以上都是高中以下学历。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这为西宁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强大指引,坚定了发展信心。
茫茫昆仑,锦绣湟川。一块地毯,一剂灵药,一片森林,构成西宁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名片,在绿色理念指引下,愈发亮丽。
循“绿”为业
生态是青海的“国之大者”,既要做到心中有数、有底气,更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随着“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持续释放生态红利,如何加快形成与生态保护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产业体系和生产生活方式,成为西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关键。
在青海红十字医院,科室里都放着带有条码“身份证”的垃圾桶。医护人员将输液瓶等可回收物放进去,由专人进行扫码、收集、运输,大大方便了医院垃圾分类处置,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效率。
这一创新应用的研发者是青海天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门服务回收加工企业,自主研发“互联网 医疗机构废弃物(可回收物)”溯源系统。简单说,他们用条码讲述瓶子的故事,整个过程建立了标准化体系,为医疗机构废弃物分类处置提供jj棋牌的解决方案,以期助力西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对于资源回收利用,青海西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有自己独特的探索实践。从卫浴洁具、装饰性板材到艺术幕墙、全屋定制,西旺公司研发使用的材料是一种叫做昆仑晶石的新材料,来源于比较廉价的硅钙矿。他们秉持“从摇篮到摇篮”的设计理念,力图把所生产的产品实现循环闭环。
“我们的产品不仅生产高效、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而且可回收利用。收回来的产品打碎后仍可用来生产新产品,形成从生产到消费的绿色闭环。这项首创性的核心专利技术通过pct(专利国际合作条约)途径,陆续获得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认可。”青海西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池立群说。
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崭露头角看似容易,但是要实现工业循环发展并非易事。
距离西宁市区35公里处的甘河工业园,集聚了以电解铝、电解锌、电解铜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铬铁、硅铁、铁精粉为主的黑色金属产业以及以pvc、甲醇、复合肥为主的特色化工产业。光是看到这些词汇,就能给甘河工业园贴上“高耗能”“高污染”的标签。这些年,甘河工业园一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一边加大节能改造技改力度。2014年,甘河工业园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循环化示范试点园区。
“当时申报了12个循环化改造项目,先期争取落实国家循环化改造预拨资金8375万元,去年顺利通过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终期验收后,又获国家补助资金4451万元。”西宁经开区甘河工业园区经济和科技发展局副局长陈鹏说,园区最早规划时,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是这次申报的12个项目。在园区引进项目过程中,都是围绕构建循环产业链。培育骨干企业之后,再延伸发展下游精深加工产业。
实现循环发展,更要循序渐进。甘河工业园大力推动形成企业内部循环、园区企业与企业间循环、园区企业与省内企业间循环等循环经济体系。青海西矿同鑫化工有限公司是循环化改造的先行者和受益者。
“我们通过管道与隔壁青海铜业相连,承接其副产品硫酸,用来生产我们的无水氟化氢。同时我们的副产品氟石膏又可以直接供给水泥厂,这在以前都是作为废渣堆起来的。”青海西矿同鑫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任忠虎说。
在产业循环方面,甘河工业园区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定位,不仅构建起锂电配套产业链,还有以铝冶炼—铝合金—铝部件等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链。
“如果没有周边电解铝产业,我们往往是用铝锭作为原材料。入驻园区以后,上游企业生产产生的铝液,我们可以直接运过来加工生产。”青海鲁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茂秋说,不仅减少了上游企业处理工序,而且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随着一系列项目陆续落地实施,甘河工业园的循环型工业体系渐成规模。通过循环化改造,大大提升了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水平。
“企业内部是‘小循环’,工业园内是‘大循环’,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像污水、废渣等基本上在我们园区内就消化了,园区固废综合利用率可达到90%以上。”陈鹏说。
甘河工业园区在“变废为宝”上舍得投入,持久用力,用循环促园区绿色转型升级。
如今,园区内“小生态”明显改善,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9天,优良率达92.8%,较上年提升13.8个百分点,创下建园以来最高水平。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这里以循环可持续发展方式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不只表现在工业领域,在农业领域也凸显效用。如西宁针对高原农作物秸秆收贮体系短板,挖掘秸秆省内大循环利用潜能,探索建立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五化”利用示范模式,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培育和壮大农作物回收企业10余家,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已成为西宁绿色发展新引擎。“十三五”以来,西宁南川、东川、生物园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7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低碳循环的“绿色变身”,助推高原迈向高质量发展。
向绿笃行
虽地处高原,但西宁并不遥远。它的样子是清晰的:守护中华水塔最近的大城市,首位度极高的省会城市,生态脆弱的高原城市。它的选择也是坚定的:筑牢城市绿色本底,努力让绿水青山常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时要求,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西宁作为青海“四地”建设的重要承接地,必将掀开历史新页。
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为了建设现代幸福美丽大西宁,追梦者们扛起“省会隆起、全省受益”的责任,正走上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之路。
如何认识、把握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是我们在调研中提问次数最多的问题。当地干部群众坦言,他们的认识经历过一个“东冲西撞”的过程。如果说,以往当地存在着过于追求经济,不够重视生态保护的情况,那么在青海提出“生态立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当地部分干部群众出现了另一种认识偏差:西宁只需保护好生态,少发展甚至不需发展产业。
“生态似水,发展如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时代大潮流。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都表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既可共荣,也能互衰。经济发展了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同样生态环境改善也能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穿越了重重认知误区,这些年当地干部群众越发清晰地认识到,应该在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前提下,挖掘产业发展的潜质;既要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又要在建设过程中保护好生态。
正如西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石林所描绘,构建具有西宁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握好两个发力点。一方面,要严格产业项目环境准入和污染排放管控;另一方面,要充分用好富集的“风、光、电、盐湖”等资源。
选择出路并非踏上坦途,西宁的发展道阻且长。
在自身条件方面,西宁缺乏城市“磁吸力”,难以集聚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暮雪连青海,阴云覆白山”的高原气候,高寒缺氧、秋冬季节漫长,使旅游业成为“半年经济”,难以实现全时发展。
在生态保护方面,西宁做了很多探索,但面临的难题也不少。当地干部群众认为,为增强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应从更高层面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青海省水利厅副厅长余欣建议,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贡献了水、优质空气、清洁能源、优美环境的地区,在经济效益上得到回馈”。
在产业发展方面,西宁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通盘考虑。例如,青海是全国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份,使用的电相当部分来源于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蒋青波认为,当前仍以标准煤为单位的能耗核算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地实际情况,也不利于清洁能源的消纳发展,应加快相关政策的调整步伐。
此外,藏医药、有机农畜产品等特色产业面临成本高、价格竞争优势难以形成的困境。“希望营造有利于特色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在发展规划、价格指导、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鼓励。”专注于壮大藏毯产业的薛婷满怀期待。
迈步走出去,才会有出路。如今的西宁,不再封闭自守,而是敞开怀抱,拉开架势。
“为什么是西宁?”以往西宁申报“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等城市“勋章”时,往往会被外界投来质疑的眼光。
“为什么不能是西宁!”古城儿女凭着一股子执拗和韧劲,先后交出了一份份令人刮目相看的答卷。
攒劲的西宁人以亮眼的成绩高声回应:“西北高原城市一样行!”
青海自然环境严酷,条件艰苦,但也是在这里,先后创造出一个个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孕育出“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
踏上新征程,西宁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对接国内大市场,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摆在面前,机不可失,未来可期。
“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如今,新青海精神正烛照西宁前行路,迸发出高原孕育的无穷力量,踏平坎坷必成大道。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赵子忠 曹红艳 马玉宏 韩 叙 李万祥 周 剑 石 晶 闫伟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