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时代召唤创新的思想,丰厚的实践孕育科学的理论。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大,全面总结新时代10年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为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提供了科学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锚定了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实际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经济思想植根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展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洞见,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要原创性贡献。
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经济思想是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创造性地提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重大理论观点,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并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等作出系统论述,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从未遇到过、西方经济理论始终无法解决的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充分彰显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从历史逻辑看,习近平经济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深刻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历史之问。习近平经济思想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时代之问;提出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深刻回答了如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人民之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深刻回答了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等历史之问。
从实践逻辑看,习近平经济思想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升华,为引领经济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形成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擘画推动了关乎基础和全局的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国际形势和各类重大风险挑战,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我国经济发展伟大事业,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崭新篇章中,展现出巨大的实践伟力。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南,也是当前科学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强大思想武器。
“3820”战略工程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的实践探索
福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敏锐洞察、准确把握福州所处的历史方位,科学谋划实施“3820”战略工程,擘画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蓝图,引领福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市域层面的先行探索,当年许多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蕴含着鲜明的政治导向、深远的战略思维、科学的思想方法,为学深悟透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化对做好经济工作规律性的理解认识,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教材。
始终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做好经济工作,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必须构建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从“3820”战略工程的制定实施看,党的领导是经济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后,习近平同志带领福州市委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研究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推动福州改革开放事业向纵深发展。在主持编制和推动实施过程中,习近平同志非常注重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在全市开展“万人问卷、千人调研、百人论证”,通过集中调研论证和集体决策,确保顶层设计科学务实,有效发挥战略导向作用;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根据市里战略设想,结合实际制定各自发展规划,“一盘棋”推动目标任务落实;实施“堡垒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发挥好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中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巨轮。回望新时代的非凡十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能够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必须重视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坚决反对经济工作中的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山头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确保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落细落实;必须把握大势、着眼长远,注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始终坚持立足全局谋划长远。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就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就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科学谋划制定福州3年、8年、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建设闽江口经济圈、“海上福州”等战略举措,并提出在“3820”战略工程基本实现之后,再用二三十年时间,努力把福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这个时间节点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景目标是高度契合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洞察时代变迁、准确把握发展规律,作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要求全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必须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自觉站位国家大局、世界格局谋发展,正确认识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改革开放,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我国经济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同时,冲破地区封锁,实现了国内经济的大融合,经济的互补性、协作性日益显著;强调福州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要在改革开放上更大胆一些、步子更大一些、发展更快一些,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推动实施了国企、外商投资体制等改革,创新公办、侨办、民办三种类型开发区建设模式,设立了福州国际招商月、推动“以侨引侨、以台引台”等。这一系列实践探索,为当年福州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事业继续向前推进。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实现高水平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承载。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必须继续围绕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深化市场化改革,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必须围绕国际化、法治化要求,建立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打造更多高水平开放平台、高效能开放通道,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首位,带领市委市政府推动实施“安居工程”“造福工程”、帮助“连家船”船民搬迁上岸、建设“菜篮子”基地、治理餐桌污染等,每年为城乡人民兴办20件实事,有力推动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推动山海协作和扶贫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着力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努力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始终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政贵有恒,治须有常。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广大干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强调“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全市上下有一种“滴水穿石”的韧劲,久久为功,一件一件事去落实,做到日有所进、月有所长。“3820”战略工程目标的达成,靠的就是这种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定力韧劲,靠的就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接续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形成了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和优势,就是言必行、行必果,以钉钉子精神坚韧不拔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无论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抓落实,不断开创经济工作新局面。
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福州高质量发展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福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把习近平经济思想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领域全过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坚决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用好福州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多重叠加优势,在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全局中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围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更大气魄、更高标准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加快滨海新城、三江口、闽江口、福清湾和江阴湾等功能组团建设,打造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改革创新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发挥福州都市圈中心城市核心引擎作用,推动福莆宁南岚“四市一区”共建共治共享、同城化同家园,在“山海联合、优势互补、相互辐射、共同腾飞”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全国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础上,实施“产业带动、美好家园、文明铸魂、网格治理、强基固本”五大工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推动福州城市“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发展,努力把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围绕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着力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构建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以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壮大16条重点产业链、136家工业龙头企业,培强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纺织化纤、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等产业集群。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持续办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国(福州)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加快发展5g、软件、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推进数据要素流通和数字技术创新,促进农业数字化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提升,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融入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省建设,扎实推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高标准打造国际深水大港,加快建设高水平海洋科创平台,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重点发展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信息服务、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海上福州”。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扎实推进能源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构建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谋划推进省际大通道、沿海大通道、城际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海陆空铁联动的现代交通物流运行体系,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城,提升物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牢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高标准建设一流大学城、科学城和科创走廊,办好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加快筹建福耀科技大学,争取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布局福州,加快打造创新创业创造高地。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优化创新生态和激励引导机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打造创新人才荟萃之城,依托闽都院士村建设,精准引进一批院士专家及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清单式培养一批科技顶尖人才。持续办好“好年华 聚福州”人才峰会系列活动,健全人才政策和服务保障体系,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广阔天地。
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要求在现代化的基础上高度的国际开放性。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依托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等平台,全面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主动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深入实施“丝路海运”“数字丝路”等重大工程,扎实推进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发挥中欧班列、中老班列战略通道作用,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在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高水平建设国际航空城、丝路海港城,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打造东南沿海重要开放门户。围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城市,坚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持续深化榕台各领域融合,加快建设“福马共同家园”,吸引更多台胞台企来榕创业就业,努力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支持福州企业更广更深参与国际市场开拓,深入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对外投资质量和效率。
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围绕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快准严实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外资外贸,促进投资消费,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围绕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加强战略预判和风险预警,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精准研判、妥善应对金融等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统筹抓好粮食、能源、水、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等领域安全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保驾护航。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 林宝金)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