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数据显示,新“八级工”制度实施一年来,全国已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近500人。与全国超2亿技能劳动者、超6000万高技能人才相比,500人的数字看起来不多。但是,这500位技师,每一位都堪称大国工匠,个个都是生产线上离不开的灵魂人物。更重要的是,面向亿万产业工人的新“八级工”制度已经转动起来,正在重塑企业工人的培育环境,打破了制约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
上世纪50年代,老“八级工”制度所培养的优秀技工为新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老“八级工”制度严格来说是一种“八级工资制”,而新“八级工”制度则是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制造强国战略量身打造的新一代职业技能等级体系。
上升空间受限、工资待遇不高等问题导致年轻人不愿进工厂,企业时常出现技工荒,不利于制造业做大做强。打破技术工人成长成才的“天花板”,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新“八级工”制度一方面在现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5个职业技能等级基础上,向上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向下补设学徒工,形成新的“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另一方面兼顾技能人才培训、使用、待遇等多种需求,引导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探索实行项目工资、岗位分红、专项特殊奖励、技术创新成果入股等激励办法,搭建起一条“只要想走,一直有路”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新“八级工”制度启动之初,一些企业也有疑虑。比如,企业评聘的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能否获得社会认可,如何落实和保障新评级体系中的相关待遇等。新“八级工”实施一年来,可以看到,有近20个省份已组织企业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说明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渴望非常热切。央企起到了关键带头作用,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企业纷纷拿出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办法,为各类企业树立了标杆。从效果来看,去年全年,全国超过1100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较2021年增加超80%,新制度激发了技能工人的“考证热”。
这些变化说明,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方法,为提高产业工人工资待遇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位又一位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脱颖而出,站在技能高塔上吸引更多年轻人走上了技能成才之路。 (敖 蓉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