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深圳市首批1万多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集中开工。这是2023年我国提出发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来,全国范围内首次较大规模的集中开工,打响了推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发展的第一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将对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好大城市“夹心层”的住房问题,拉动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规划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三大工程”的重中之重。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既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又有利于带动房地产投资建设,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的重要路径,不仅有助于加快解决工薪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稳定工薪收入群体住房预期,也有助于为落实“房住不炒”定位提供住房支撑,并发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面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条件等一举多得的作用。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对象是“夹心层”。这项工作是《国务院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中明确的,按照保本微利原则配售给普通工薪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当前,城市居民住房困难矛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住房存在结构性供给不足,由于房价高,形成大量“夹心层”,买不起商品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让工薪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是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缓解广大工薪收入群体,特别是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商品住房而焦虑的根本路径。在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推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模式改革,其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大家都有一次购买保障房的机会。
城市管理者对这项工作负主体责任。城市政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落实用地规模、布局,合理把握建设规模和节奏,并制定年度建设筹集计划,优选建设实施主体。每个项目都将成立专门、独立的项目公司,专职负责该项目建设运营。项目公司与其他融资平台公司之间严格隔离,人、财、物都独立。将探索建立“指挥部 公司”工作机制。“指挥部”由城市政府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及时研究解决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各种具体问题。项目公司则可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展工作,确保项目高质量建成竣工、交付配售。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应以需定建,稳慎有序。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可率先探索实践。城市政府综合考虑当前供需缺口与未来工薪收入群体增长趋势,科学确定短期、中期、长期建设规模,在此基础上设定年度建设计划,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当前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主要目标是兜牢底线,为有需要但又买不起商品房的工薪收入群体提供基本住房。对住房保障对象要综合其收入、社保、个税、户籍等因素排序,从最困难的群体做起,逐步覆盖到全体,这是一个长久且艰巨的工程。
配售价格将科学确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划拨方式供应土地,仅支付相应的土地成本。将按照职住平衡原则,优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防止因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造成房源长期空置。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筹集。利用现有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保障性住房,一方面可以切实降低土地成本,从而降低保障性住房配售价格;另一方面这些存量土地和房屋往往处于区位较好的地块,配套设施较为健全,有利于实现职住平衡。同时,还可以盘活利用闲置土地和房屋,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配售价格按基本覆盖划拨土地成本和建安成本,外加适度合理利润的原则测算确定,配售价格与目前大城市商品房相比明显降低,可让工薪收入群体“买得起房”。
我们期待,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加快项目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打造高效工程、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须建立完善建设配售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出台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也须科学编制规划计划,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形成“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滚动推进机制,接续做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关城市宜抓紧完善各项配套支持政策,推动更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落地实施,形成实物工作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城市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成效。(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亢 舒)